台銀黃金存摺開戶數達53萬戶 市佔逾3成
交易熱烈
【陳瑩欣、王立德/台北報導】金價重挫,繼先前「中國大媽」瘋狂搶進黃金後,近期也傳出「台灣大嬸」跟進逢低搶進,據台銀表示,黃金存摺開戶數及黃金條塊現貨商品交易暴增,其中重量1台兩的「金鑽條塊」已賣到缺貨,總銷售量超過1萬條,業績是平常的2~3倍。
台灣金控董事長劉燈城指出,上個月因金價急跌,吸引許多客戶進場,台銀黃金存摺開戶數破53萬戶,市佔率逾3成。但他提醒,黃金波動大,投資人仍應考量相關風險。
除黃金存摺外,黃金條塊等現貨商品交易熱烈,其中由中央造幣廠製作、台銀內部販售、重量約1台兩的「金鑽條塊」已賣到缺貨,總銷售量超過1萬條,業績是平常的2~3倍,幾乎將造幣廠首季產出量全消化完畢。重量1英兩「幻彩條塊」也有數千條銷量。

金價跌破1400美元
但劉燈城提醒「台灣大嬸」們,現貨黃金佔全球黃金交易比重極低,除非有實際結婚或實金需求買進,不可能光憑大媽、大嬸們搶進現貨的買氣扭轉國際金價走跌趨勢。
國際金價跌破每盎司1400美元,台銀貴金屬部副理楊天立指出,金價已把幾個重要的技術支撐都跌穿,市場觀望氣氛轉濃,買氣要等到確定的支撐,才有較大動作。
楊天立解釋,5月買氣會比較淡,且前波金價到了每盎司1450美元,機構法人、避險基金都在放空,壓抑金價升勢,當金價跌破每盎司1420美元時,市場也出現新一波賣單,成為金價下跌的壓力。
截至昨日晚間7點止,黃金現貨價格已經跌至每盎司1370美元水準,台銀貴金屬部指出,接下來每盎司1356美元、1345美元、1321美元都是重要觀察價位,若能在這3個價位以上止穩,有機會暫時擺脫跌跌不休的走勢。
中信銀財管處副總黃培直說,最近金價疲弱有4大原因:包括第2季黃金淡季,國際黃金ETF大量減碼,回到2009年水準;市場對長期通膨預期下降,黃金難以對抗實質利率回正的利空;各國股市上揚,資金排擠效益;市場討論美國量化寬鬆到尾聲,導致美元走強,壓抑商品報價。
Q3可望反彈Q4高點
黃培直說,前波低點約在1321美元,近期可望碰觸,今年最差可能在第2季,第3季漸落入旺季,將帶動黃金反彈,但大格局向上突破機率不高,高點應第4季,估每盎司約1600美元,若景氣好轉,量化寬鬆退場,資金撤離至股市,仍有下探壓力。
《蘋果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