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2013年04月29日

《蘋果》「愛地球」專欄,每天刊登有趣或特殊的植物、動物或自然景觀等大自然生態照片,推動愛地球的生態保育觀念。

達人語:
台北市立動物園兩棲爬蟲動物館館長陳賜隆說,弗氏玻璃蛙屬夜行性和樹棲性蛙類,因其身體透明,移動時會隨著四周環境改變體色,具有良好隱蔽性,不易被天敵發現蹤跡。
弗氏玻璃蛙通常在5到10月的雨季繁殖,雌蛙將卵產在靠近溪流的植物葉子背面,每次約產18到30顆卵,雄蛙會從膀胱排出水分來潤濕卵團,並分泌黏液保護卵,以免蛙卵乾燥、受菌類感染或遭蛙蠅寄生;卵在產下10到15天後孵化成蝌蚪,但從蝌蚪變成青蛙則需1到2年時間。
文╱張博亭
圖╱英國《每日郵報》
弗氏玻璃蛙小檔案
★學名:Hyalinobatrachium fleischmanni
★英文名:Fleischmann’s Glass Frog
★體形:體長約2.2~2.5公分,雄蛙較雌蛙略小
★特徵:皮膚為透明的淡綠色,上面有細小的黑斑和黃斑
★分布:墨西哥南部到南美洲的哥倫比亞和厄瓜多
資料來源:台北市立動物園兩棲爬蟲動物館館長陳賜隆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