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瑜伽老師陳宛柔說,人可以不說實話,但身體動作與臉部表情卻會洩漏心事。
帶著語言表達不夠成熟的4歲小孩,只要一個轉身或眼神有異,媽媽都能感受其中的情緒,並迅速找出原因疏導。
報導╱帥文錦 攝影╱陳逸宏

瑜伽老師陳宛柔的教室位於台北捷運的高架轉角處,窗外可見捷運車廂往來,這對她的4歲獨子首暢來說,是最美好的風景。這孩子可以坐在窗邊安靜地看著移動的車廂,沈默好一陣子,直到媽媽問他想不想「當超人」,才再次開心地蹦蹦跳跳,被媽媽舉在空中伸直四肢,學超人向前飛。
觀察行為 加以引導
在帶學生進行瑜伽的過程中,陳宛柔發現語言並非人與人溝通的唯一方式,尤其在與自家不善於表達的兒子相處時,可用心觀察其表情與動作。她舉例,曾在上瑜伽課時問學生某個姿勢會不會痛,對方表示還好,但卻皺眉、肌肉緊繃,顯然是用意志力強忍疼痛。她有次回家剛進門,便從孩子轉頭無視她的動作中,感受到兒子不開心,追根究底後才知道,原來是他們曾答應讓首暢負責開燈,但這天她卻一時忘記,順手按下電燈開關,孩子氣她破壞承諾。兩夫妻也逐漸感受到,找出小孩真正的感覺,才能有效地引導。
嚴肅說理 取代責罵
帶小孩得察言觀色,會不會教出驕縱的孩子?陳宛柔表示,其實大人眼中所謂的管教不見得有效,首暢做錯事後更有一套轉移焦點的方法,便是見爸媽發怒,就開始掉淚。於是夫妻倆不口出惡言或發脾氣,轉而對孩子好好說明,有趣的是,比起被大罵,讓他有模糊重點的機會,首暢更怕父母嚴肅地講道理。
有次爸媽說要帶兒子去淡水玩,首暢滿懷期待地起個大早,但出門後夫妻倆臨時起意,順道拜訪阿公家,沒想到原本跟爺爺感情超好的孩子竟擺起臭臉,原來是怪爸媽事前沒把話說清楚。拍照時,首暢心情不錯,媽媽得意地表示,這是因為她好幾天前,就跟孩子一同規劃接受採訪這天的行程。

【媽媽的疑問】
Q. 我家兒子跟其他不熟的小朋友玩耍時,總是默默觀察半小時以上,才肯加入他們。這樣會不會太早熟?
A. 信誼基金會執行長譚合令表示,和其他在同樣年紀如脫韁野馬的小男生相比,這孩子對環境的敏感度較強,屬於冷靜型。可能是生活環境或過往經驗,讓孩子較早熟,但無論如何,爸媽不需給他負面評價。這樣的孩子更需要陪伴和鼓勵,建議父母可帶他主動找人玩,也告訴孩子不要過於保護自己,若發生什麼事,爸媽可在旁一起想辦法解決。

【理財觀念】月存教育基金
打算日後讓孩子進幼兒園大班,目前4歲多的首暢也沒上才藝班,孩子的休閒活動便是到郊外走走,媽媽笑說:「看山、看海,需要花什麼錢?」認為目前全民健保已提供足夠醫療保障,因此夫妻倆不為孩子另買保險,但每月存入固定金額,當作兒子未來上大學的教育基金。
【首暢喜愛的童書】

陳宛柔一家人在公園裡玩,首暢使出全力騎搖搖馬。
左至右:
爸爸 姚勝文 金牛座 遊艇內裝設計
媽媽 陳宛柔 處女座 瑜伽老師
兒子 首暢 摩羯座 4歲多
【哪裡買】
˙金石堂 www.kingstone.com.tw
˙博客來 www.books.com.tw
˙誠品 www.eslite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