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2013年07月04日

2年多來,一群自稱「行者」的7年級生,以身體力行,進行愛與和平的微革命。
 

一個人知道往哪兒去,全世界都會為他讓路;但多數人到老,仍然渾渾噩噩。
名店出身的7年級美髮師:Seven、Morgan、Carter、Blue、Xenter,在一次八八風災賑災義剪活動中發現:「災民根本不需要幫助,被救贖的應該是我們。」
從此,無限期延伸義剪行動,免費支援大小活動,用身體力行來滲透社會,喚起話題、引來關注,他們自稱為「行者」,進行著一場又一場公益的微革命,沒有流血、沒有衝突,而是以快樂為本、創造善的循環,幸運在20幾歲就搞清楚人生,也為寂寥的人心開路。
採訪╱潘姿吟 攝影╱林林、唐紹航(部分照片受訪者提供)



台東義剪之旅,因為一張張天真快樂的童顏,喚醒他們清楚豐富心靈的基底是快樂而不是金錢。
 

這個社會很奇怪,為什麼要等到出現共同的敵人:核電問題、都更爭議…大家才會團結在一起?或許回到1967嬉皮年代,不需要流血抗爭、毀滅重來,只要每人心中都有愛與和平,就能為未來留下一些改變的契機。



善待弱勢是基本,真正的公益應該要能創造整體社會善的循環。
 

自稱行者 公益微革命

 

我們在EROS當助理時,常找路人當Model練習;2年多前,Seven提出義剪奉獻的想法,就跟Morgan兩個人到誠品敦南店前詮釋理念、為過路客剪髮,費用任人自由打賞。
只是,沒多久就被人報警、驅趕,我們既沒營利也沒污染環境,無法理解為什麼?但這就是社會,我們不希望衝突,轉移陣地師大路小公園,一樣擺上募款筒、口述理念,Carter、Blue、Xenter陸續加入義剪團隊。
那時有客人提出八八風災賑災的想法、贊助經費,邀我們到台東的台坂、土坂部落,為國小學生與老弱婦孺剪髮;到了之後,才發現當地人根本不需要幫助,被幫助反而的是我們,因為他們擁有我們沒有的快樂。當下,義剪的心態開始不一樣:我們像是去玩,不是去可憐你。
以前,我們追逐成就慾望、好勝心強,滿腦子想著賺錢,覺得賺錢才快樂,空虛感很重,搞不清楚人生到底要幹什麼?後來大家相繼離職,另一原因是有人贊助我們創業,原只單純想複製一個髮廊,沒想到店沒開成,反而成就更大的事業。
我們將自己定位執行者,有人邀約就出動,不管主辦單位抱持態度是增加活動精彩度還是宣傳,就算是偽善,至少還有1個善;至於募得款項,全由主辦單位處理,只要把捐款收據給我們看就好。


 

喚醒大眾 創造善循環

 

一般人會比較緊張,你們這樣沒賺錢好嗎?那反問:如果賺錢卻沒快樂,好嗎?我們到底賺錢幹嘛?不就是為了快樂嗎?那麼已經得到快樂,賺那麼多錢幹嘛?日子久了,我們逐漸看清公益本質,應該任何時候都該去做,不該侷限天災人禍、弱勢出現,那根本本末倒置。
我們要做的並不是要拿到錢,主要是希望喚起大家去思考我們在幹嘛?創造一個循環,以我們做為借鏡,因為這世界最大的弱勢不是任何人,而是殘缺的人心。


 

【由左至右】

★Morgan 楊孟樺
74年次(29歲)
東南科大 營建管理系畢業
★Blue 蔡哲瑋
71年次(32歲)
東南科大 應用外語系畢業
★Seven 林修文
72年次(31歲)
智光商職 資訊科畢業
★Carter 徐立瑋
73年次(30歲)
稻江商職 資訊科畢業
★Xenter 黃俊衛
74年次(29歲)
明道高中 普通科畢業
◎一句箴言:我們什麼都有了,卻少了愛與和平。


 

【貢獻成績】

★貢獻之最
◎每個月參加約3~4場義剪,2年總計近百場
◎單日募資最多達2萬多元(最少約5000元)
◎征戰最遠為台東縣蘭嶼鄉
◎單日人次最多約200多人
★參與活動
◎政治大學廣告學系第八屆母雞角落音樂會
◎師範大學第16屆同學會(及其他)
★捐助單位
◎兒福聯盟文教基金會
◎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
◎桃園啟智教養院
◎流浪動物之家
◎大同育幼院
◎其他

《蘋果》http://www.appledaily.com.tw/appledaily/article/finance/20130704/35125787/義剪找快樂助人救贖自己
 
 
 
 
 
 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唐龍ღ薇薇 的頭像
    唐龍ღ薇薇

    唐龍科技實業有限公司 電動曬衣機 曬衣架 北區經銷

    唐龍ღ薇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